<video id="0wkbi"></video><u id="0wkbi"><div id="0wkbi"></div></u>
  1. <b id="0wkbi"></b>

        1. 您的位置:首頁 >公共 >

          原創 還沒上市就被“群嘲”的蔚來手機,其實也是被iPhone逼出來的...

          2023-08-21 15:19:58 來源:搜狐網科技

          我們應該很快就能看到蔚來手機了。


          (資料圖)

          傳聞這幾天在全國各地的蔚來車主群里,已經開始有手機的購買意向表填寫,煞有介事地搭配了專屬的品牌logo手機配件,感覺下一秒就要看到蔚來的發布會了。

          按照創始人李斌的話說,自家手機將在今年第三季度發布,并開始交付。

          這年頭,手機廠商入局汽車圈動靜不小,除了國內的華為、小米,就連國外也曾盛傳過蘋果、谷歌造車的計劃......然而汽車廠商插手手機圈子,并不常見。

          唯一能扯上聯系的,也就吉利收購魅族的事情。

          這兩家一個車機系統(尤其領克系列、極氪001)被人詬病已久,一個手機銷售業務半死不活,但軟件系統卻還有可取之處。

          所以,當我們看到魅族 Flyme 系統很快被催化出 FlymeAuto 車機,就證明了這本質上還是個取長補短的事情。

          但蔚來給人的感覺還稍稍有點不太一樣。

          造手機進展飛快,但本職工作卻遇坎坷

          去年 2 月份,有媒體就獨家報道了蔚來開始進軍手機行業。

          具體的時間線就不展開贅述了,總之就是一個字:“快”。

          從去年8月正式成立“蔚來移動科技有限公司”,開始組建團隊,再到今年 6 月中旬通過工信部無線電核準;6月底公布新專利;8月初完成工信部入網;安兔兔“奉旨爆料”公布手機性能信息;8月中旬車友群征集意向。

          滿打滿算,也就一年時間。

          吉利好歹是收購,至少不會從頭開始,而蔚來就是一個車企,有這種效率你能說他像是“不務正業”嗎?

          當然,蔚來目前的「本職工作」其實還不是那么穩定:

          2023年以來,整個上半年蔚來汽車的交付成績都不算突出,甚至有幾個月都在“蔚小理”中墊底。

          除了自身ET5、ET7的交付效率確實有點慢、剛好又遇上產品換代的原因之外,特斯拉的降價、理想踩準家庭用車“爽點”打造的大爆款等,都對蔚來造成了不小的沖擊。

          直到6月份全系車型降價、調整「首任車主權益」的舉措,銷量才重新有了好轉,終于在7月完成了2.05萬輛的交付,創歷史新高。

          然而根據李斌在2022年四季度財報電話會上的規劃,蔚來2023年的銷量目標是24.5萬輛,這意味著他們在下半年,每個月都要賣出3萬輛以上。

          另一邊同屬新能源新勢力陣營的理想,今年以來看著很火爆吧?但也沒做到連續半年月銷量超3萬,甚至連續一個季度都不行。

          所以蔚來這個銷量計劃,大概率是完不成了......

          第三代數字鑰匙除了開車,也打開了蔚來造手機的門

          所以,車都還沒賣出個大好形勢呢,為啥就一定要急著做手機?

          導火索其實是UWB(Ultra Wide Band,超寬帶)技術。

          作為一種無線通信技術,它的特點是不使用載波,而是采用低能量的脈沖信號進行數據傳輸,優點就在于傳輸速率高、定位精度高、低功耗。

          這項技術目前在車上的應用,最直觀的就是:汽車鑰匙的升級。

          早期燃油車普遍采用純機械鑰匙,用鑰匙開門,發動引擎,沒有它你什么都做不了;

          后來逐漸出現了電子遙控鑰匙,搭配著車輛防盜警報系統使用,但這也沒辦法改變你需要隨身帶著鑰匙,只是減少了「用鑰匙開門」這一個動作。

          車企們為了簡化這一系列的操作步驟,后面又普及了無鑰匙進入系統,再然后就是特斯拉的出現,NFC的卡片鑰匙一下給人們的感覺不一樣了。

          “這車的鑰匙長這樣,看著就高端,很有科技感?!?/p>

          現在的傳統合資車企,也都基本標配了手機App遠程開鎖,藍牙開鎖等等。

          但哪怕到了這一步,還是沒有擺脫「實體鑰匙」的范疇,NFC你也必須隨身帶著才能解鎖,藍牙則是在安全性方面有很大的缺陷。

          直到UWB技術出現,剛開始還是應用在消費電子領域,比如手機(iPhone 11)、Air Tag這樣的產品上。

          首次出現在汽車是蘋果的 iOS 15系統中發布的「數字鑰匙」。

          它完全擺脫了實體鑰匙對空間的局限,只需要攜帶iPhone就可以打開車門,啟動車輛,沒有手機反而無法發動。

          蔚來也想用這個技術,他們在2022年3月28日開啟交付的 ET7 車型上,搭載了UWB數字鑰匙。

          當然,這并不是UWB的全部作用,這項技術帶來的是汽車和用戶之間,出現更多互動的可能,也是讓新能源車企們重視的「智能化」,從車內延伸到車外,和車主真正連接在一起的新機會。

          比如,搭載UWB的汽車可以車輛為中心,在不同半徑的區域設置不同的感應方式:

          距離車還有5米的時候可以提前開始座椅調節,開啟車內的空調;距離還有1米的時候主動解鎖車輛,方便用戶直接開門等等......

          對于本就以「智能化」作為一大優勢的國產新能源車企們來說,這種功能簡直就是夢寐以求的,能讓用戶短期內就建立起品牌認知的大殺器。

          甚至由于它的高定位精度特性,對于「自動泊車」這種智能駕駛輔助的操作上,也能完成跨越式的進化。

          蘋果封閉的生態,讓蔚來喪失安全感

          一直以來,蔚來的車主定位,都是比較高端的中產階級。

          也正因如此,這些車主中有50%都是蘋果用戶,40%是華為用戶,在華為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失去市場后,蘋果用戶在車主中的比例也更高了。

          于是問題來了,蔚來第二代平臺生產的車型,全都支持UWB數字鑰匙,然而蘋果的UWB技術必須搭配iPhone使用,可是蘋果并不打算給蔚來開放接口。

          目前享受到蘋果UWB的,還只有寶馬一家。

          見識過UWB的好處,又有這么多的蘋果用戶,李斌所謂的“我們很被動”就也不難理解了。

          相當于看蘋果臉色吃飯。

          如果未來,蘋果授權開放接口給了別的汽車廠商,那么明明是最早投身UWB數字鑰匙的蔚來,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。

          就算不考慮iOS端,從 android 端入手,也很難辦。

          車企能不能把想要的功能都應用在手機,全憑手機廠商的配合。

          OPPO和vivo的手機可以支持比亞迪的NPC鑰匙,三星手機難道不是安卓系統嗎?但三星就是不讓你用。

          比亞迪也沒辦法。

          而華為、小米這兩家,天天喊著造車,小米自己的車甚至感覺連PPT都快做好了,就等著哪天突然給國內用戶一個大震撼。

          不成為競爭對手就不錯了,還讓人家配合你?

          所以李斌說:“造手機是為了改善用戶的體驗,同時做一定的「戰略性防御」?!?/p>

          這就是蔚來一整個大動作的最大動機。

          車圈難混,手機圈更難混

          蔚來手機能成嗎?

          眾所周知,在手機行業,國內市場是內卷最嚴重的地方沒有之一,何況卷了這么些年,市場格局基本已經定型。

          蘋果、華為、榮耀、小米、OV幾家分肉吃,剩下的品牌只能跟在后面喝點湯......一個新品牌想打開局面,難度之大可想而知。

          而且手機的研發成本其實不小,OPPO前總裁沈義人之前就發表觀點稱蔚來這么做是在燒錢。一臺旗艦手機的研發成本,如果加上深度定制系統的話,隨隨便便燒掉幾十個億真不是太大問題。

          簡而言之,硬件好做,系統難。

          那么蔚來的NIO Phone 又是一臺什么樣的手機呢?

          根據安兔兔的測試公布數據看,這款手機明明看著硬件上充滿了高端的氣息,甚至搭載了目前安卓陣營最強的 8Gen 2 芯片,但跑分的結果其實只能和上一代手機一較高低。

          這其中的差距,來源于系統調教,手機運行時機器對性能資源的分配和調用、高頻時的合理散熱、閃充時對電流的控制和電池的保護等等......

          包括系統UI的功能設計,這些才是手機廠商們的真功夫。

          根據網上現有的資料看,蔚來的NIO Phone 定價應該也會在 5000 元起步的高端機陣營中,在這個層級里,簡單的堆料根本無法讓自己脫穎而出。

          何況,造車為主的蔚來在手機研發上投入的人力、財力、精力肯定比不過華為、小米和OV,無論是短期效益還是長期規劃,蔚來和他們的差距只會一步步地拉開。

          從另一個角度講,手機對于蔚來而言或許是不可或缺的,但對于消費者而言并不是第一選擇。

          蔚來的NIO Phone,瞄準的只是,也只能是蔚來的車主,或者潛在車主們。

          甚至車主們會不會僅僅為了“與汽車更好地連接”,就主動更換門庭仍是個未知數。

          所以,蔚來想要做個好手機,哪怕是做一個「與蔚來車型實現深度融合」的手機,都是很難的事情。

          這并不是戰略的問題,而是必須細化到執行層面的戰術了。

          有些人會覺得蔚來的眼光向來長遠,當初布局換電一開始根本無人看好,結果現在成效卓著。

          只是一臺沒有競爭力的手機,無法像「換電站」一樣,成為車主們的剛需。

          說白了,蔚來著急做手機的目的,本質就是為了搶先一步開啟未來人-車進一步智能化互聯的入口。

          這個入口,卻不僅僅只有蔚來手機。

          標簽: